清風載道,廉韻傳心 |
| ?作者:竇婧華 ??時間:2025-11-18 |
| 【字號:大 中 小】 |
|
清風穿堂,竹影橫窗,案頭的素箋上,墨痕與光影交織,暈開一片澄明的天地。這風,是自然的清吟,掃盡塵囂,滌蕩肺腑;這道,是人心的圭臬,錨定方寸,昭示初心。廉潔二字,便在這清風與正道的相契中,沉淀為穿越千年的精神密碼,成為中國人心中最質樸也最崇高的修行圖騰。 古人云:“不受曰廉,不污曰潔。”廉潔是蘇武牧羊時杖頭的漢節,歷經十九載風霜仍初心不改;是周敦頤筆下的蓮花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,以一身傲骨撐起文人的氣節;是于謙“粉身碎骨渾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間”的吶喊,用生命詮釋著為官者的擔當。這股清風,吹過歷史的長廊,在每個朝代的豐碑上刻下不朽的印記,提醒著世人:唯有堅守廉潔之道,方能行穩致遠。 于今人而言,廉潔不再是遙遠的歷史符號,而是融入血脈的精神傳承,是藏在日常點滴中的修行。它是辦公桌前一杯清茶的堅守,踐行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的古訓;是文件簽署時一筆一畫的審慎,讓決策經得起陽光審視;是面對不義之財轉身離去的決絕,守護“茍非吾之所有,雖一毫而莫取”的純粹;更是工程建設者工裝染塵的堅守,以嚴謹把控質量、用責任筑牢安全防線,踐行“誠信創新永恒 精品人品同在”的承諾。清風無形,卻能穿透鋼筋水泥的壁壘,滌蕩浮躁功利的人心;廉潔無聲,卻能在一言一行中彰顯力量,讓正直與坦蕩成為社會最動人的底色。 “道在邇而求諸遠,事在易而求諸難”廉潔之道,貴在堅守,難在初心。它要求我們常懷律己之心,如曾子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時刻叩問自己“我是誰、為了誰、依靠誰”,在自省中凈化心靈,在反思中校準方向;常懷敬畏之心,對權力心存敬畏,深知“權力是人民賦予的,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”,不敢有絲毫懈怠與放縱;對法紀心存敬畏,牢記“法者,治之端也”,始終在法律的框架內行事,不越雷池半步;常懷感恩之心,銘記黨和人民的培養,以“衙齋臥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”的情懷,心系群眾,情系民生。正如清風需持續吹拂方能驅散陰霾,廉潔需終身堅守方能永葆本色,唯有將廉潔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方能在紛繁復雜的誘惑面前站穩腳跟,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穩致遠。 清風徐來,正氣浩然。當廉潔成為一種習慣,一種信仰,一種文化,這股清風便會匯聚成推動社會前行的磅礴力量,吹散迷霧,照亮未來。愿我們都能做清風的追隨者,做正道的踐行者,讓廉潔之花在神州大地上常開不敗,讓清風論道的箴言,在歲月長河中永遠回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