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們每月都來,像家人一樣貼心。”重陽時節,桂北灌陽縣新圩鎮的一處農家小院里,74歲的陸佃姣緊緊拉著中鐵十四局灌陽電站項目志愿者的手,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。這親切的一幕,正是該項目部深入踐行“建設一方、造福一方”企業使命的生動縮影。
重陽節關心慰問村中老人(田元菁 攝)
灌陽抽水蓄能電站作為國家“十四五”重點工程,建成后將對地方發展產生深遠影響。自項目啟動以來,中鐵十四局灌陽電站項目部在高效推進工程建設的同時,始終心系屬地群眾切身需求,從敬老助老到產業幫扶,從防災應急到民生守護,用一系列務實舉措,在桂北大地上默默書寫著國有企業的責任與擔當。
敬老愛老,溫情守護不離不棄
“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更是國有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。”該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孔令強介紹,為讓屬地老人安享晚年,項目職工不僅在重陽節自發捐贈米、油、保暖衣物等物資,慰問多位孤寡老人,更組建了一支由青年骨干構成的“愛心志愿者服務隊”,建立“一對一”幫扶臺賬,定期上門提供服務。
“大爺,您家這個插座線路老化了,存在安全隱患,我們給您換個新的,以后用電就放心了!”項目電工焦恩勝是志愿者中的一員。針對農村老人家中普遍存在的電路老化、安全意識薄弱等問題,志愿者們每次走訪都會重點排查用電隱患,更換老化線路、插座開關;同時,他們還通過講解真實案例、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,開展防范詐騙知識普及,幫助老人們捂緊“錢袋子”,提升自我保護能力。
產業幫扶,從田間地頭到員工餐桌
“以前紅薯粉總擔心銷路,現在有了項目部的‘訂單’,心里踏實多了!”新圩鎮的種植戶陸利國高興地說。項目部進場后,主動調研當地農產品銷售難題,積極推出“訂單幫扶”模式,優先采購項目屬地農戶的紅薯粉、仔姜、雞蛋等農產品。這一舉措,既保障了項目部食堂食材的新鮮供應,又為當地農戶打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。
不僅如此,為了提升幫扶的“造血”功能,項目部還積極聯系當地農業技術人員,為農戶提供種植指導,幫助優化紅薯粉的加工工藝,有效提升產品品質。“不僅幫我們賣貨,還幫我們提質增收,這樣的企業我們打心眼里歡迎!”陸利國的話語道出了村民們的心聲。小小的“訂單”,連起了項目部和農戶,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,也讓企地情在濃濃的煙火氣中生根發芽。
未雨綢繆,筑牢安全應急屏障
桂北地區雨季暴雨頻繁,易引發內澇、邊坡滑坡等災害。為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項目部始終堅持“防患于未然”,每年雨季來臨前,都會組織青年突擊隊,對新圩鎮擂鼓嶺、和睦村等易澇區域的排水溝渠進行巡查和清理,消除多處邊坡安全隱患。
“往年一到雨季就提心吊膽,怕家里積水,今年項目部提前把溝渠都疏通好了,我們安心了不少。”擂鼓嶺村的陸鳳大姐對此贊不絕口。此外,項目部還著力構建“人防+物防+技防”三位一體的應急保障體系,配備了一臺集水罐、消防水帶、破拆工具于一體的專業泡沫消防車;選拔十余名青年骨干組建消防救援小組,定期開展應急演練,并為周邊村莊提供消防技能培訓,為項目順利建設和周邊村莊的安寧提供了堅實安全保障。
從重陽節的暖心慰問到食堂里飄香的紅薯粉,從提前清理排水溝到配備專業消防力量,該項目部用用真誠的付出和扎實的行動,書寫著責任擔當。下一步,項目部將繼續秉持國企初心,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更多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