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楊震山在高原堅守三十年,信號工在零下幾十度的暴風雪中搶修線路……這些畫面讓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‘挑戰極限、勇創一流’的青藏鐵路精神,什么是‘逢山鑿路、遇水架橋”的鐵道兵精神?!苯眨谥需F物資中南公司與屬地丁字橋社區聯合舉辦的國企開放日活動中,社區一名青年黨員在觀看電影《開心嶺》后動情地說道。本次活動突破傳統模式,以光影為媒介、傳承為紐帶,將企業文化展示與黨性教育有機融合,成為一次富有創新意義的企地聯動實踐——企業敞開大門邀請社區黨員群眾“走進來”,更讓大家帶著感悟“融進來”,使開放日成為連接企業精神與社區群眾的“情感紐帶”,讓精神傳承從單向輸出升華為雙向滋養,在深度互動中煥發時代光芒。
中南公司常態化開展沉浸式開放日,增強地企聯動(王蘊儀 攝)
沉浸式體驗:從“旁觀者”到“感悟者”的轉變
區別于傳統開放日“你講我聽”的模式,該公司黨委將國企開放日升級為“可感、可觸、可悟”的沉浸式課堂。電影《開心嶺》中,老一輩建設者的執著堅守、新一代鐵路人的成長擔當,成為企業精神最生動的詮釋。觀影結束后,企地雙方黨員、群眾圍繞“信仰與堅守”展開熱烈討論。企業黨員講述鐵道兵“逢山鑿路、遇水架橋”的奮斗往事,社區黨員分享基層服務中的堅守點滴?!扒榫吵两?思想碰撞”的方式,讓鐵道兵精神從抽象符號變為具象體驗。“以前總覺得‘鐵道兵精神’離我們很遙遠,但通過影片和大家的故事,讓我真正了解了鐵道兵精神,也明白了堅守與擔當的意義?!痹摴疽幻嗄挈h員在交流中感慨道。
常態化聯動:從“共學共建”到“精神共育”
“我們希望通過打開企業大門,以開放共建的方式,讓社區黨員‘走進來’了解鐵道兵精神的根與魂,也讓企業精神‘走出去’融入基層治理。”該公司黨委負責人表示。近年來,該公司持續拓展國企開放日內涵:清明期間與社區共同祭掃烈士陵園,在肅穆儀式中賡續紅色基因;學雷鋒紀念日組織企地黨員開展志愿服務,在為民服務中踐行雷鋒精神。丁字橋社區老黨員張師傅感慨:“和企業黨員一起掃烈士墓、聽鐵道兵故事,我們不僅是參與者,更成了精神傳承的同行者。”這種跨越年齡、身份的共學共踐,讓紅色基因在代際傳遞中生生不息。沉浸式的開放日模式,不僅讓社區群眾直觀感知企業文化,同時也推動企業黨員深入理解社情民意、參與基層治理,形成“企業精神出得來、社區聲音進得去”的雙向互動格局。據悉,作為“駐區單位”代表,該公司加入社區“大黨委”,參與社區居民代表大會議事,不僅多次下沉社區參與志愿服務,助力武漢市文明城市創建,并協助解決路面清理、安全治理等實際問題。
開放式傳承:企業文化與社區治理的雙向滋養
從光影之間的感動,到街頭巷尾的實踐;從企業精神的傳播,到社區治理的融合,一場場國企開放日正成為精神傳承的生動課堂,一次次書寫著企地聯動的新篇章?!熬駛鞒械纳υ谟诔掷m與深化。開放日帶來的不僅是感動,更是行動的力量?!逼蟮攸h員代表共同表示。
未來,該公司將繼續以“沉浸式”國企開放日為紐帶,不斷豐富“開放+共建”的內涵與形式,深化與屬地社區的合作,通過組建聯合志愿服務隊、打造紅色教育課堂、開展主題共建活動等一系列扎實舉措,推動企業精神真正走向社區、融入基層,讓精神傳承既在沉浸體驗中“聲入人心”,更在基層服務中“踐之于行”,實現從情感共鳴到行動自覺的升華,讓精神力量在新時代的土壤中生根發芽、開花結果,共同書寫企業高質量發展與社區美好生活協奏的嶄新篇章。